全国
粤港澳大湾区
北京
上海
广州
成都
武汉
目前国内企业级云市场仍然处于发展初期,完成产业基本布局的云服务商们,现在更多的考虑是怎样加大投入,来对自己的云服务进行质的提升。
2016年,中国云计算市场迎来爆发增长期。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,2016年国内公共云服务市场保持44.2%的高速增长态势,市场规模可达到近150亿元人民币,这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。由于众多厂商对云计算的发力,造就了2016年中国云计算市场的爆发性增长,而这种增长的势头预计会延续至2017年。
随着云计算、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,协同办公、云端协作已经渐渐成为商业世界的主流趋势,截止2015年,全球使用云端程序的公司占比已经达到48%。这说明协同办公已经逐渐变得越来越普遍,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了云端办公的必要性和便利性。
事实上,从2006年开始,市场上便已经出现SaaS办公协同产品,但是由于国内市场对办公协同的认知和接受度有限,企业级服务起步较晚,因此探索前期发展缓慢。
另一份数据也有类似的判断,在2006年全球2900万项IT工作负载中,仍有98%是在传统IT上完成的,而在云里的只有2%,且全部都是公有云;而2016年的这几项数据为,工作负载增加到1.6亿项,传统IT、公有云、私有云的分布比例为73%、15%、12%。云计算在逐渐蚕食传统IT的市场份额,并进一步向混合云与公有云迈进。
根据Gartner的研究,亚太地区对公共云服务的需求预计将在2017年增长17.7%,达到100亿美元。到2020年,亚太地区公共云服务的总支出将达到158亿美元。
如果将企业客户按照其对云计算的接受程度可以分为5大类,其中包括“转换型”、“混合型”、“安全敏感型”、“价格敏感型”“慢而稳型”,好消息是这五种不同类型的企业,对云计算的态度都是积极向上的。
据微软的一分市场报告显示,当前中国虽然有86%的小企业看到了云计算的重要性,但仍然有70%的企业还没有使用云解决方案。可以推算出,中国的公有云的用户规模约为700万,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,决定云计算市场巨大的市场前景。
早期的云计算企业多数是创业企业,或本身就是互联网型的企业,他们对云计算的部署已经快接近70%。而最振奋的则是“慢而稳型”型的企业,这一类企业多数是大企业,他们早期对云计算的选择,非常谨慎,但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突破,他们开始逐渐加入到了云计算的阵营当中。从Bain&Company预测的截至2018年的预判当中,这部分的客户增长最为明显,大企业的上云,也会带动大行业客户背后的客户对云的认知。
当然,传统IT领域的厂家也在飞速的向云转型,比如IBM、思科、甲骨文、SAP和华为等企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,但相比AWS、微软和阿里云,他们的难题在于企业客户传统采购的包袱仍在,但优势则在于他们更懂行业客户的需求,也有更好的客户关系。
据了解,当前,中国企业信息化程度不足10%,伴随着互联网进一步普及,未来企业对SaaS服务的需求将不断扩大,这给云协作办公进军企业级应用市场埋下了巨大的潜力,也为SaaS移动办公平台的加速启动打下了伏笔。
云计算是近年来互联网讨论最为热烈的技术,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一种趋势。云计算的2017,无疑将会继续迸发活力。
扫码关注犀牛云
了解更多资讯,欢迎致电犀牛云全国统一销售热线:400-071-8888